画眉既机灵又胆怯,且好隐匿,常常在密林中飞窜而行,或立于茂密的树梢枝杈间鸣叫。
画眉鸟雌雄羽色相似。额棕色,头顶至上背棕褐色,自额至上背具宽阔的黑褐色纵纹,纵纹前段色深后部色淡。眼圈白色,其上缘白色向后延伸成一窄线直至颈侧,状如眉纹,故有画眉之称(台湾亚种无眉纹)。头侧包括眼先和耳羽暗棕褐色,其余上体包括翅上覆羽棕橄榄褐色,两翅飞羽暗褐色,外侧飞羽,外翈羽缘缀以棕色,内翈基部亦具宽阔的棕缘。内侧飞羽外翈棕橄榄褐色,尾羽浓褐或暗褐色、具多道不甚明显的黑褐色横斑,尾末端较暗褐。颏、喉、上胸和胸侧棕黄色杂以黑褐色纵纹,其余下体亦为棕黄色,两胁较暗无纵纹,腹中部污灰色,肛周沾棕,翼下覆羽棕黄色。
画眉身体修长,略呈两头尖中间大的梭子形,具有流线型的外廓。一般上体羽毛呈橄榄色,下腹羽毛呈绿褐色或黄褐色,下腹部中央小部分羽毛呈灰白色,没有斑纹;头、胸、颈部的羽毛和尾羽颜色较深,并有黑色条纹或横纹。它的眼圈为白色,眼边各有一条白眉,匀称地由前向后延伸,并多呈蛾眉状,十分好看,故得此名。
在头部的前端具有角质的嘴甲(喙),是画眉啄食、梳理羽毛、打斗、鸣唱的器官。一般嘴甲长约20—25毫米,上嘴甲稍长于下嘴甲。上嘴甲角质呈褐黑色,面积较大,下嘴甲角质呈褐黑色,但颜色较上嘴甲浅,面积也小。上嘴甲的后上方两侧有鼻孔。近额部生长有较长的黑色髭毛(俗称胡须)。
它的两个眼睑是圆形。两眼由于眼内的视色素不同而产生各种色彩艳丽的“眼沙”。眼球外部有一层瞬膜,平时开放,飞行时紧闭,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。眼球最外层有眼环,也起保护眼球的作用。在两眼的后方,有凹陷如黄豆般大小的耳孔,周围生有耳羽,有助于收集声波。
画眉的翅膀较长,飞羽从前胸盖至背后,全长75毫米左右。翅膀展开后左右各宽90-110毫米。画眉缺乏腺体,唯一的皮肤腺称尾脂腺,生在尾羽的根部,能分泌油脂,以保护羽毛不至于变形和起防水作用。身体最下部为脚爪,一般呈淡黄褐色,脚胫高约40毫米左右。
杂食性,但全年食物以昆虫为主,尤其在繁殖季节,其中大部分是农林害虫,包括蝗虫、椿象、松毛虫、金龟甲、鳞翅目的天社蛾幼虫和其他蛾类的幼虫等,都是它的捕捉对象。植物性食物主要为种子、果实、草籽、野果、草莓等。在繁殖季节,亲鸟为了喂养雏鸟,大量捕捉昆虫。在非繁殖季节,“立秋”之后,昆虫渐少,就以各种植物果实、杂草种子或嫩菜为食。在山区,霜雪天气来临之前,画眉还将采集来的果实、种子,收藏于地洞或山石岩边的地下,作为越冬的粮食。所以山区农民有谚语说:“画眉多藏粮,大雪下得长。”在早春季节,也偶啄食豆类作物及玉米的幼苗。
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、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矮树丛和灌木丛中,也栖于林缘、农田、旷野、村落和城镇附近小树丛、竹林及庭园内。
画眉产地,一般属于亚热带气候,比较温暖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。这些地区大多河流纵横交错,水库、小溪众多,淡水资源丰富,湿润度较大。因此,这些地区植被茂盛,昆虫、植物种籽和植物果实都比较多,十分适宜于画眉的繁衍、生长、生活和栖息。
作为产地的留鸟,画眉终年较固定地生活在一个区域内,一般不会往远处迁徙。它的栖息地主要是山丘的灌木丛和村落附近的灌丛或矮树林,亦活动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阔叶林、针阔混交林、针叶林、竹林及田园边的灌木丛中。画眉在野外常常单独活动,有时结小群活动。画眉喜爱清洁、讲卫生,一年四季几乎每天都要洗浴。因此,没有水和树林的地方是不会有画眉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