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情况下,如果猫尾部遭受外寄生虫的侵袭,如受到蚤、虱、蜂、蚊、蝇、蝶、纳、白蛉等的叮咬、吸食血液,以及这些寄生虫分泌毒素刺激皮肤,使猫尾部皮肤瘙痒难忍,从而引起猫的挠抓、磨蹭和啃咬患部.被毛由此变得粗糙而无光泽,局部感粱而常出现肿、痛症状。如果是疥螨引起的,则可见皮肤表面潮红,有疹块状的小结节,皮下组织增厚而变肿,形成鳞屑状,时间久后发黑。
当猫尾部皮肤被粪尿浸渍、污秽不洁,维生素缺乏,皮肤新陈代谢紊乱时,皮肤受到摩擦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刺激而被葡萄球菌感染,局部很快形成小脓包。当脓疱不自溃时,感染可沿毛根向深部蔓延至毛囊、皮脂腺及周围结缔组织而形成疖。疖最初可见到温热而剧烈疼痛的圆形小结节,顶端形成小脓包,中心部有被毛竖立,以后其周围出现平常所见的炎性肿胀,触诊有剧痛,很快在中央出现波动明显的小脓肿,如自溃后局部形成小溃疡面。表面结痴皮(发黑),形成瘢痕而治愈。如果致病菌毒力很强,加上猫机体抵抗力显著降低时,可继发疖病、化脓性血性静脉炎、蜂窝组织炎,甚至发生败血症而使病情恶化。